字体:大 中 小    
		护眼
    	关灯
	上一页
	目录
	下一页
	
		  		【第三章】成亲(洞房花烛)  (第2/4页)
/br>    他的目光一转,看向供桌之后那个巨大的囍字,炽金的表面泛出一阵细腻的暖光,这自然是中原的文字,卫庄收了视线,匈奴的婚姻可不会办在这帐内。    三五亲朋相聚,在篝火下载歌载舞,那才是草原上的婚礼该有的样子。至于眼前这个,他在心中冷哼了一声,逢场作戏,他在儿时赴大月氏做质子时就已做过不知多少回。    今日不过再来一回,仅此而已。    有人轻咳了一声,在这寂静到有些诡异的帐内近乎扎耳,韩非看见脚边那条鲜红的彩绸缎子,就听随行的司仪道:“拜天地——”    韩非向着堂前缓缓跪下,将地上的彩绸执起,身畔已有人牵起了红绸的另一端,于是正中鲜艳的绢花在两人的动作下一点点展开,仿佛一朵徐徐绽开的牡丹。    “拜高堂。”    两人牵着红绸,俯身又是一拜,若在中原,每次跪拜后司仪必还接一句祝词,什么“金玉满堂”,“福寿安康”,到了这里却全省了。    透过盖头下的缝隙,韩非看见了不远处那朵微微摇晃的绢花,他不知道此刻该作何感受,又或者,他自己究竟有什么感受。    韩非身上有个不大不小的秘密——他是个男人,却也喜欢男人。    当他头一遭有这样朦朦胧胧的感受时,还是个少年,待在秦宫里的日子素来拘束,除了年关不得擅自出入,可韩非却上过几回市井,那是有人私下带他出去。    韩非至今也说不好到底是不是因为这么几回偷偷摸摸的上街,叫他对那郎中令另眼相看,乃至生出了点别样的他想,可无论如何,他确实是在那时候发现自己原来还好男风。    他最初意识到这件事,说不心惊是不可能的,可之所以说这个“秘密”不大不小,是因为韩非很快就发现,其实他心里怎么想,好比到底是喜欢男人还是女人,这宫中其实并没有多少人在意。    人人各自奔命,没有人会去想到关心一个丧国的公子心事几何——人微,所以言轻,再合理不过如此了。    当年他暗下了决心,于两人在湖上泛舟的当口道了真心,若你愿意,我会跟着你走。    可他又等来了什么?不过是一句你又何苦。    又何苦?    韩非不知道,因为他从前从不觉得这其中有什么“苦”,可听那郎中令一句就将二人撇得清清楚楚,他好像突然间尝到了其中的苦涩,苦不堪言。    可他又能说什么?说他也曾梦见过两人对立于红烛通明的高堂之前?    事情好像总是这样,对于身边的每个人,韩非都能将他们各自的心绪情感看得清楚,可到了自己这儿,他又像是什么也察觉不到。    韩非怀疑这是某种自我麻痹,可他别无他法。    许是对方不值得,又或是他自己不值得,不过现在好了,他也不用再为这个秘密痛苦纠结了。    因为这回他真的同一个男人成了亲。    多可笑,从前他痴痴心念的,今晚忽成了真,只是不知道他究竟活不活得过今晚。    拜完了天地与高堂,两人重新站起身来,韩非略含着胸,好叫他看起来没那么高挑,就听司仪又朗声道:“夫妻对拜。”    第三回说是对拜,可真到了成亲时,往往只是女子欠身拜丈夫,韩非看着手中握的红绸,大红的绸缎在烛光下暖意融融,可他却忽觉冷。    天大地大,可何处是故乡?    雕栏玉砌的韩王宫在十多年前就已碎了,天地间还有他的家乡吗?    一阵轻微的唤声从后方响起:“公主——”    韩非恍然回神,感受到手上的红绸忽而歪了,是对面有人弯腰朝他行了拜礼。    【3.2】    帐内夹道的红烛都熄了,只余下桌前的两支,在昏暗中发出点点暖光。    韩非静坐在榻前,盖头的垂苏之下只能看到脚边精细的毛毯,若按中原的礼制,接下来就是宴请群宾,新郎免不了去席间敬酒,一番下来也不知多久,可今夜到了匈奴所有这些礼却全省了。    地毯上的影子动了,
		
				
上一页
目录
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