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:大 中 小    
		护眼
    	关灯
	上一页
	目录
	下一页
	
		  		春色迢迢  (第4/5页)
    人们常说,弹指一挥间,仿若将漫长蹉跎的人生拉的无限狭窄,只容得下和爱人耳鬓厮磨,和家人共享天伦这些值得留恋的事情。    张迢迢望着厚厚的书卷,被小和尚气急败坏地指责。    【都说了,这些书今天要抄完。】    因为不认识字,说是抄书,更像画画,盘亘的文字像龙又像软绵绵的尸体横亘在书卷上。    “对不起,小师傅。”张迢迢有些泪意,她抬手却只是悬在空中,没敢抹泪,因为这就成了她流泪的确凿证据。    她离开了沈府,天涯任归处的漂浮?    显然不合适。    她全身上下只有十两银子,堪堪折磨地活个两年,往后要怎么办。    恰巧走走停停经过乔庄,这里有着自诩好心人的住持,他热心肠地替张迢迢安排住处。    【施主叫什么名字啊】    一个比张迢迢矮了半个头的小姑娘甜津津地问。    她不是和尚也不是尼姑,但是剃了头发,住在这里,她也是第一个询问张迢迢名字的人。    “张迢迢。”    小姑娘沉思了一会,说【好听的名字,春日迢迢如线长。】    相思历乱何由尽,    春日迢迢如线长。    其实张迢迢名字的来历很简单,她出生时十分瘦小,大姐说她像一条泥鳅,于是叫张条条。    彼时,村里的书生凑热闹说,条不好听,干脆用迢。    一家四口,都不认识这个字,但都认为有内涵,于是草率地定下了。    后来,小姑娘给张迢迢找了个不累人的活计干,抄书。    但寺庙大部分收入都来源于香油钱和书里的祝词了,于是不少人眼红的同时,对张迢迢挑刺越来越频繁。    小和尚看张迢迢发呆,叉着腰问:【你干什么?傻了?】    “小师傅,弹指一挥间是什么意思啊。”    从张迢迢七岁从迁都的风云中撤身,到如今已经十年。    她参加了沈知瑶的笈礼,才知道原来可以过那么奢靡盛大的日子。    弹指对她来说又些讽刺,左手光秃秃的指节,只有狰狞。    【你大字不识问那么多干什么?】小和尚只是指责,并不答疑解惑。    【冬至拾壹月,气寒。    与君共时便觉有早晚,弹指一挥间。    忆与孙郎去朝湖上共泛之事,大悦。    闻兵革且罢,何时还?    余既备春日之衣,愿为汝所穿之。】    张迢迢看不懂文绉绉的书信,就是写啊画啊,墨水书写着人情冷暖,悲欢离愁。    饭后,她碰到了曲厌平,就是那个没头发的小姑娘。    她还是问:“弹指一挥间”什么意思。    【就是某个枯燥重复或者厌倦或者喜爱的时段,过得很快,就像一瞬。】    张迢迢隐隐约约觉得不对,但想要继续讯问,只得到曲厌平迂回的打发。    晚上,下了一场雨,同屋的央求她去关窗,那人躺在床榻上不安地挠着背,像是恐惧这深秋的雨。    一道闪电撺掇着姗姗来迟的闷雷,在昏暗无明的夜空照彻出一道深长的亮斑。    窗外,住持淋着雨在土里掩埋什么东西。    张迢迢含糊着睡眼,没留意,阖上窗子。    第二天,曲厌平找到誊写的张迢迢,问她昨夜有没有见到什么怪事。    “住持,我看见他在那棵枣树下埋东西。”    曲厌平以为
		
				
上一页
目录
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