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:大 中 小    
		护眼
    	关灯
	上一页
	目录
	下一页
	
		  		招魂 第154节  (第2/3页)
。”    孟云献一言不发。    他忽然想起嘉王抗旨回京那日,天还没有亮透,他们两个就在这书房中坐。    “我昨夜遇见一个人,他戴着帷帽,我虽看不清他的脸,可是孟相公,我也不知为什么,我看见他,就总是会想起子凌。”    嘉王满脸是泪,“他救了我,劝我珍重,可是那个时候,我听他说这些话,心里像是被一刀刀地割过。”    “我不敢走,我再也不敢走了。”    嘉王哽咽地说,“孟相公,我已经想过了,尊严我不要,什么我都可以不要,反正我如今孤身一人,就是死,我也要死在云京。”    就是那日,    嘉王三拜九叩,高呼着“万方有罪,在臣一人”,从御街到皇城。    孟云献到此刻才猛然惊觉,他的那句“就是死,我也要死在云京”究竟是什么意思。    嘉王回京,原本就存了死志,为徐鹤雪,为靖安军。    既不能以王法还给他们应有的公道,那他就自己去讨。    “不能再晚了,再晚个几十载,这天下间,就再也没有人会记得,会在乎他的清白。”    这是那日嘉王离开前,对他说过的最后一句话。    此刻,孟云献深刻领受了这句话的深意。    “主君!宫里来人了!”    一名家仆匆匆领着一位宫中的宦官冒雪而来。    “孟相公,还请快些入宫去吧!”那宦官进了门,便焦急地说道。    “可是官家的病情?”    孟云献估摸着,此时似乎还没有到寅时,这宦官出宫,定有大事。    “官家有中风之兆,梁内侍令奴婢们出宫请您与黄相公入宫!”宦官躬着身子,气喘吁吁地说道。    中风?    孟云献心头一凛,他立时道:“你先去喝一碗热茶,我换好官服,咱们就走。”    “是。”    宦官垂首,转身被人领着出去。    “眼下咱们怎么办?”姜芍见人走远,一边去拿了衣裳,一边问道。    “阿芍。”    孟云献却不抬手任她穿衣。    姜芍抬起头,发现他眼中有泪意。    “我……”    孟云献声音发紧,“我见到子凌了。”    “你……说什么胡话?”    姜芍惊愕地望着他,却见孟云献眼中的泪意很快汹涌,淌下来,他紧紧地抓住她的手,“他,他是徐景安,他是倪公子。”    “一个死去的人,时隔十六年返还阳世,这个阳世却还在唾骂他,侮辱他,可他……却又在边关,为我大齐的国土,为我大齐的百姓,又死了一回。”    孟云献颤声,“阿芍,十六年,无人还他清白,无人为他收殓,可他,却还劝我,暂时放下这桩案子,他要我,好好地活着。”    “在他心中,我们这些活着的人,远比他一个已经死了的人要重要,可是我们,我们愧对他啊……”    “我们为什么要等?为什么还要等?”    孟云献泣不成声。    “若我再等,我耻于为人!”    孟云献立时将守在外面的内知唤来,“你去,让夤夜司的周副使从葛让那里将嘉王殿下接回。”    内知应了一声,转身出去。    孟云献将手中的信纸攥成一团,“
		
				
上一页
目录
下一页